岳西县中医院成功完成首例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6月21日,岳西县中医院内一科、放射科、导管室等多科联合,在安庆市立医院血管外科专家指导下,成功为一位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做了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标志着该院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上迈向新的征程。
79岁的柳大爷患有高血压病多年,因左下肢凉麻痛、麻木、疼痛到县中医院内一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柳大爷左下肢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右下肢,经过CTA检查提示“左侧股动脉上段长段闭塞、胫前动脉上段闭塞,侧枝循环形成”,明确诊断为“左下肢动脉多段硬化闭塞症”。若不及时手术,有发生肢体坏死导致截肢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医生与柳大爷和他的家人分析病情、认真商定治疗方案,决定行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皮肤温度逐渐恢复,发凉、发麻、发痛等症状也明显改善,现已出院。
“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常见疾病,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的症状,以往需外科手术切开取栓,风险高,创伤大,且不适于高龄、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而我院新开展的下肢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则是在局麻下,将导丝通过血管闭塞或狭窄处,应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微创手段疏通血管病变、恢复血供,创伤小、恢复快。” 内一科副主任医师储昭宝说。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与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因素有关。一般好发于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处,最终可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出现缺血症状。初起时感觉下肢皮肤发凉,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特征性症状——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甚至在睡觉中痛醒,或抱膝而坐,彻夜难眠。患足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绀,严重者出现足趾发黑溃破坏死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作为一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已成为21世纪血管外科发展主要方向之一。岳西县中医院成功为动脉狭窄的患者施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为区域内该类患者解除病痛。
(撰稿:蒋启苗 审核:曹厚苗 签发:朱乐军)
